{{ title }}
{{ errorMessage }}


{{ errorMessage }}






{{ registerSuccessMessage }}

撫遠市民政局關于特殊老年人群體優先入住養老機構的公告

索引號 230883民政局12602025136842 主題分類 民政、扶貧、救災,其他,
發文機構 民政局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25-08-14 成文日期 2025-08-14 14:08
生效日期 2025-08-14 14:08 廢止日期 現行有效
打印

為有效解決我市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群體照護服務需求難題,切實推進我市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省民政廳、財政廳《關于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黑民規〔2025〕1號文件精神,現制定《撫遠市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如下:

一、目標任務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資源整合、政策引導、自愿申請、精準實施的原則,通過建立完善的長效機制,對符合條件且有意愿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開展集中照護服務,切實解決我市養老事業發展中經濟困難家庭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能力、服務質量與經濟保障無法匹配的難題,達到“照護一個人,解放一家人,溫暖一群人”的目標,全面提升我市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二、工作內容

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主要通過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渠道安排資金,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給予補助,并對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養老機構結合績效考核結果予以適當補貼。

(一)集中照護服務對象范圍。

本方案所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主要是撫遠市戶籍的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且自愿入住養老機構的失能老年人、高齡老年人,“老年父母+殘疾子女”家庭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重度殘疾人,其中:

1.失能老年人是指經評估為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完全失能的老年人;

2.高齡老年人是指年齡在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

3.重度殘疾人是指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二級的殘疾人。

實施長期護理保險政策地區參保人員已經通過基金支付基本護理服務費用的,不納入救助范圍。后續如上級調整救助對象范圍,我市將根據要求適時調整。

(二)集中照護服務標準和補助標準

1.服務標準

(1)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重度失能老年人、完全失能老年人、高齡老年人以及“老年父母+殘疾子女”家庭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重度殘疾人集中照護服務標準可參照且不得超過撫遠市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和全護理照料標準的總額,確定集中照護服務標準為1700元/月。后續如調整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和全護理照料標準,集中照護服務標準相應調整。

(2)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中度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標準不得超過撫遠市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和半護理照料標準的總額,確定集中照護服務標準為1650元/月。后續如調整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和半護理照料標準,集中照護服務標準相應調整。

2.補助標準

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補助標準,按照集中照護服務標準與撫遠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確定,并相應扣除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老年人護理補貼、養老服務補貼和殘疾人“兩項補貼”。

(三)完善工作流程

1.有收住能力的養老機構的確定

承接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的養老機構,需滿足下列條件:

(1)依法登記并在民政部門備案;

(2)滿足《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標準要求;

(3)具備收住中度失能及以上老年人的服務條件。

民政部門按要求分類統計轄區具備承接集中照護能力的養老機構名單,會同按照照護服務標準(全護理、半護理)明確服務價格,審核后,應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公示養老機構名單及服務價格等相關信息,后續據實進行動態調整,協助有入住意愿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選擇適合的養老機構入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原則上優先安排到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要在優先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基礎上,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提供集中照護服務。

2.符合集中照護條件對象的確定

按照自愿入住原則,有入住養老機構意愿或已入住有收住能力的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可根據自身情況由本人或代理人申請進行老年人能力評估。民政部門應嚴格按照《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GB/T42195-2022),組織開展評估,并根據結果確定補助對象名單。

以下范圍可免予評估,申請后直接納入補助對象名單:

(1)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高齡老年人;

(2)“老年父母+殘疾子女”家庭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重度殘疾人;

(3)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已享受貧困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不含半失能護理補貼)的老年人。

(四)補助資金申請與發放流程

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入住養老機構滿30日后,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集中照護服務補助,并提交如下材料:

①養老服務協議;

②有效繳費憑證(或機構同意緩繳證明);

③“老年父母+殘疾子女”家庭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重度殘疾人,需提交殘疾證、戶口簿。

民政部門接到申請后,原則上應于當月25日前完成材料審核及補助資金發放工作。

經審核確認符合條件,作出予以補助決定的,補助金從經濟困難老年人等群體入住養老機構當月起算,于次月開始按月支付到其本人賬戶;已享受補助資金滿一個月后,因保障對象死亡、經動態調整退出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或因自愿退出集中照護服務保障范圍的,若入住時長不滿15天,不計發補助,若入住時長超過15天且不滿一個月,按半個月補助計發。經審核確認不符合條件,作出不予補助決定的,應書面告知其理由。

補助資金的審核發放時限,原則上以黑龍江省社會救助經辦服務系統數據月生成臺賬日期(每月25日)為準。如該日期發生調整,則相應進行同步調整。

補助資金原則上實行社會化發放,按照“民政部門核定金額,財政部門核撥資金,金融機構代理發放”落實工作責任,層層做好審核把關。民政部門要嚴格執行申請、受理、審核程序,并在審核確認同意后,告知、指導救助對象及時、準確提供代理金融機構賬戶信息,依托“一卡通”平臺按月將集中照護補助資金直接由國庫支付到補助對象賬戶,減少中間環節,確保資金撥付安全、及時高效。

已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申請集中照護服務補助,經審核符合條件的,補助金從本方案下發之日起算,之前的不予補發。

(五)補助對象及額度動態管理

已納入集中照護服務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因身體狀況、經濟狀況、實際入住情況等發生變化,需要調整補助額度或不再符合補助條件的,民政部門應當按照每月數據比對情況組織開展評估,對補助額度需要調整的,要及時作出調整決定,補助資金按照調整后的額度重新核算發放;對不符合補助條件的,要及時作出停發決定并停發補助金,同時告知老年人及所在養老機構,民政部門要妥善管理補助對象入住檔案。

對處于最低生活保障漸退期內的老年人,補助金應當繼續發放至漸退期結束。

(六)實施養老機構績效補助

民政部門定期對養老機構開展績效考核,考核指標應涵蓋收住對象人數、對象滿意度、服務質量、安全管理情況等,對全年績效考核結果為“合格”的發放績效補助。依據績效考核結果發放績效補貼,且年度績效補貼總額不得超過撫遠市向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當年度實際發放集中照護補助金總額的30%,績效補助資金從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支持困難失能老年人基本養老救助方向)列支。

三、強化監管

(一)強化補助對象核驗

民政部門要每月開展集中照護對象數據常態化比對工作,定期對補助對象是否為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是否真實入住、補助標準與失能等級是否相符等情況開展核查。對核查中發現存在不再繼續入住、未實際入住、長期間斷性入住及入住對象已去世但仍在入住對象名單等相關問題的要及時整改,確保補助對象和補助標準發放準確。對獲得補助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民政部門應當在一定范圍內以適當方式進行公示。

(二)強化服務質量監管

民政部門要結合職責適時開展監督檢查、評估考核等工作。補助對象入住后,要做到人、機構、床位等一一對應,完成排他性識別。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收住機構不得采取分灶吃飯、分區隔離等做法區別對待收住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養老機構同時收住特困供養人員的,不得降低特困供養服務水平和質量。

民政部門要與養老機構簽訂《養老服務機構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績效考核協議》,并組織開展服務質量績效考核,具體要求如下:

1.對績效考核結果為“合格”的養老機構,按規定發放績效補助;

2.對績效考核結果為“基本合格”的,要責成養老機構限期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要及時移出名單;

3.對績效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要及時移出名單。

(三)強化資金安全監管

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納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統一監管、分賬管理。民政部門、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資金安全,嚴格遵守財經紀律,確保補助資金申請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審批程序的規范性、資金支付的合規性,不得提前支付、超額支付。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補助資金,只能用于支付補助對象入住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所產生的集中照護服務費用和對承接收住補助對象的養老機構進行績效補助,嚴禁用于其他用途。民政部門要建立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工作問題舉報機制,加強社會監督。對發現套取騙取、擠占挪用、截留或滯留財政資金等違反財經紀律行為,以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追究相應責任,并按規定追回相關補助資金。

四、工作要求

(一)民政部門、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要把該項工作當成民生大事,作為推動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提升兜底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系統推進。

(二)精準排摸,保障優先。各鄉鎮、街道要積極在本轄區內開展集中照護對象精準排摸工作,做好養老機構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宣傳引導。養老機構應優先保障解決全市有集中照護服務意愿的低保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入院照護服務。接收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入住的養老機構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統一服務標準和規范,改善照護服務條件,不得對收住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采取分灶吃飯、分區硬隔離等做法區別對待。

(2)加強配合,密切協作。民政部門要配合財政部門做好集中照護服務對象補助分配、支付、監管工作及養老機構績效補貼發放工作。要加強系統內各科室業務協同、數據共享和政策銜接,要做好集中照護服務對象資格審核,加強對養老機構的監督管理,組織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指導養老機構提供集中照護服務,同時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動態調整工作。

(三)正確引導,營造氛圍。民政局、鄉鎮(黨工委)要多種形式開展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相關政策的宣講,切實提高政策知曉率。要強化動員措施,精心制作宣傳手冊,組織鄉鎮(黨工委)、村(社區)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到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家庭開展宣傳動員。對日常入戶開展探訪關愛、低保年度核查等工作中發現有符合救助條件的,要及時主動加強宣傳動員,按照程序及時主動做好組織入住養老機構工作,做到經濟困難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政策宣傳、入住動員全覆蓋、無遺漏。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與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項目周期一致。如遇上級政策調整,本方案隨即動態調整。

附件下載: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實施方案附件.docx


監審:劉德源

審核:劉永健

編輯:王兵



掃描右側二維碼
在手機打開此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亚洲jiZZjiZZ妇|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另类人妻制服|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